本文转自:人民网-安徽频道银丰配资
城市之美,在于精致;管理之效,在于精细。近年来,肥西县上派镇坚持将精细化理念贯穿城市治理全过程,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绘就出一幅幅环境更宜居、秩序更井然、治理更高效、生活更美好的城镇新画卷。
上派镇。
细刻惠民生
社区设施微更新 幸福生活“实打实”
路面失修,下雨天,砖块成了“水雷”,踩上去冷不丁溅了一身水,很多老小区都存在这个问题。潭冲社区的翰林水岸小区居民就曾反映过。上派镇成立专项排查小组,对辖区住宅小区开展“拉网式”巡查,系统梳理形成了《上派镇第一批城市精细化管理任务(问题)清单》,涵盖破损路面、渗漏管网、缺失路灯、老坏设施等352项具体问题。
针对清单中的问题银丰配资,明确职责,挂图作战,倒排工期,集中力量推进整治。截至目前,清单任务完成率超过80%,累计修复破损路面及人行道403平方米,裸土覆绿8021平方米,疏通、维修雨污水管网3000米,增补、更换路灯9盏,维修公共健身设施、休闲座椅等5套,投入专项资金共计80万元,累计投入各专业工种、社区网格员、物业人员等5670人次,动用机械设备20台,直接惠及居民小区30个。
精雕升颜值
市容风貌秩序化 宜居品质“看得见”
泰来商品菜市场是一个大型菜市场,近段时间菜市场经营户王先生明显感觉菜市场变得井然有序、非机动车有地方停车了,乱摆摊的小贩变少了,路好走了,居民买菜更方便了。
这些改观都得益于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,上派镇综合执法队与社区抽调5人形成工作专班,常态化驻点在泰来商品菜市场,经常性开展针对零散摊点、车辆停放的集中整治,规范管理菜市场内外围的市容市貌。
上派镇深入背街小巷、居民小区,重点巡查占用、堵塞消防通道及狭窄巷道的行为。对发现的违停机动车,依法进行劝离;对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,进行规范摆放或依法清理。同时,增设、完善禁停标识、标线,宣传禁停区域和法律责任,累计劝离、清拖违停车辆150余辆;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120余个,复划、增划引导线20余处。
多元聚合力
协商议事畅渠道 小区管理“心连心”
居住在金宇天地城小区28栋的业主王女士近期多次通过12345政务热线反映物业服务态度与服务品质问题,镇物管办联合社区在物业服务中心召开协调会,针对王女士反映的问题进行专项调解。经多方协商,目前该事项已妥善解决。
居民是家园共建共治的根基,上派镇辖区内有62个商业小区、215个三无小区和49个安置点小区,居住形态多样化。该镇持续发力培育自治“主心骨”,尤其聚焦有条件的商业小区与部分具备基础的安置点小区、三无小区,大力推动依法成立业主委员会、物管会,全力破解物业管理“真空”地带,让居民真正成为家园管理的主人。
善举汇风尚
文明实践暖人心 城市温度“常在线”
文明单位树标杆,辖区25个文明单位组建的“实践联盟”,累计开展文明交通劝导、清洁家园、结对帮扶等主题活动30场次,服务时长超60小时。“窗帘之约”邻里关爱行动也在上派镇有效运行,绿锦社区党总支对辖区内高龄老人、空巢老人、残疾人等五类人群进行全面摸排,并对独居孤寡高龄老人,用指尖“连心铃”一键呼叫设备开启为老服务,为独居老人幸福生活“加码”。
社会资源联动不断深化,“商户联盟”与文明单位“实践联盟”融合发展。该镇全面推广“商户联盟”模式,已有55家临街商户加盟为“爱心商铺”,为环卫工人、快递小哥、社区困难群体等提供饮水、优惠餐等暖心服务2000余人次。下一步,上派镇将在开展10个试点“商户联盟”的社区基础上,提炼经验,将其逐步推广到上派镇全域。
精管善治,于细微处见真章,在实干中惠民生。上派镇正以“绣花”般的功夫,一针一线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走深走实。未来,上派镇将继续聚焦短板、深化机制、创新方式,精雕细琢城市品质银丰配资,让精细化管理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民、温暖于心。(束慧 汪漪)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